氮肥:从依赖进口到全球最大产销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起步发展的我国氮肥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最大的氮肥生产、消费、贸易和出口国。75年来,国内氮肥甲醇技术创新硕果累累,新型煤气化产能持续增长,高效肥产品百花齐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氮肥工业底子薄,全国只有5个氮肥生产厂,氮肥年产量仅6000吨左右。为满足粮食生产对化肥的迫切需求,我国不但恢复扩建了老氮肥厂,同时建设了大批新厂。在1952年到1982年的30年间,全国化肥投资占化学工业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而氮肥工业的建设投资又占到了化肥工业总投资的80%以上,氮肥工业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我国氮肥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氮肥总量取得多次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供求平衡、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转变。1991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氮肥生产国,2003年成为净出口国,2007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
期间,氮肥行业针对行业急迫的技术难题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开发出一大批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设备。以航天炉为代表的干粉煤气化技术,以多喷嘴对置式、晋华炉为代表的水煤浆气化技术等一批新型煤气化技术成功研发并陆续推广应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体净化、氨合成和尿素生产技术及装备相继开发和投用,有力促进了氮肥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氮肥生产、消费和贸易国,并逐渐向世界强国迈进。2018年,全国合成氨产能合计6689万吨,其中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的产能为2485万吨,占总产能的37.2%。全国尿素产能合计6954万吨,其中先进煤气化技术的尿素产能为2549万吨,占总产能的36.7%。
在“双碳”背景下,气化压力高、单炉投煤量大、碳转化率高的新型煤气化技术成为氮肥、甲醇行业升级改造和新建项目的首选,采用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甲醇产能和产量逐年提高。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底,以烟煤(包括褐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占总产能的54%,比上年增加11.2%;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间歇煤气化合成氨产能比上年降低了14.2%。
行业装置规模稳步走向大型化、集中化。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210家合成氨企业中,规模在50万吨/年及以上的产能占总量的43.8%,比上年增加5.6%。氮肥、甲醇行业中一批产能体量在百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正引领行业发展。
关键装备国产化和装置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煤气化技术方面,国产新型高效煤气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并陆续投入实际应用。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底,采用国产粉煤气化炉、多喷嘴气化炉、多元料浆的合成氨产量合计达2000万吨以上,约占新型煤气化技术合成氨产量的70%。
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其中,高效肥发展“百花齐放”,已形成产业的高效肥品种主要有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增值肥料、水溶性肥料等。到2022年底,中国缓释肥料登记产品数39个,生产企业数30个。2022年,全国能够生产增值尿素的企业有35家,增值尿素产量328.8万吨,头部生产企业为云天化、河南心连心、瑞星、天泽、中煤等企业。
鉴于国内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2023年11月3日,《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绿色甲醇分级标准》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将填补国内在绿氨绿醇标准方面的空白,有效引导合成氨行业低碳转型,有助于企业逐步实现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的耦合,对我国相关企业的绿色转型具有指导意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为采集网络资源或用户自行发布。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本文地址:http://com.red/a/1971.html